日语专业培养方案
时间:2015-05-25 10:02:34 点击:次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基础扎实,人文素养深厚、日语综合技能较强,能熟练运用日语从事外事、对日文化交流、教育、经贸、科技、军事等领域工作的适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技能训练,要求其在日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同时要求学生学习日本的文学、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对日交流、交际的实践能力,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毕业后适应各类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学习研究奠定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日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日语语言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3、与日语语言文学密切相关的日本文化、政治、经济、历史、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5、对中日交流的历史和现状,以及我国外交、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6、熟练运用日语进行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7、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术修养,具有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三、学制、毕业、学位
实行弹性学制。基本学制为四年,弹性学制年限为三至八年,允许学生在三年内完成学业提前毕业。在特殊情况下,经院长批准,允许学生延长至八年完成学业滞后毕业。
在弹性学制内,取得相应学分者,准予毕业,符合我院学士学位授予标准者,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本专业总学时为2472学时,应修学分为159学分。
1、专业必修课:共 11门,74学分
2、专业主修能力实践课:共 3门,6学分
3、公共必修课:共9门,32学分
4、选修课:共2门,6学分
5、 基本素质课:共 11 门, 41学分
五、主要课程简介
1、基础日语
学分:24 学时:408
本课程主要讲授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等),同时由浅入深,广泛涉猎日语各种文体和各种题材的文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和日语交际能力。
2、日语听力
学分:4 学时:136
本课程主要讲授日语听力技巧,在优美、标准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学生日语的听说能力。日语听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听懂日本人日常生活会话,能根据所听材料进行分析,领会说话人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在巩固和提高学生听力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日语单词的记忆,对日语语法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对日语听力学习良好习惯的形成和正确方法的掌握。
3、日语会话
学分:4 学时:136
本课程主要讲授日语会话技巧,培养学生基本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学习、生活及工作交往中的礼仪,能根据地点、场合、对象恰当地使用日语,为高年级的翻译课打下坚实基础。一年级上学期以反复操练基础日语课学习的语法、句型为主,同时适当增加一些常用日语口语。下学期和二年级,全面系统学习会话基本表达方式并指导学生积极开展会话练习。
4、日语阅读
学分:8 学时:136
本课程主要讲授各种文体以及各种内容的文章,如论说文、科普文章、报刊文章、小说类等。主要宗旨是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以达到日语能力考试的阅读水平。
5、日语写作
学分:4 学时:70
本课程主要讲授日语的基本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外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各种文体及论文的写作方法,并注重从文章的思想内容、组织结构和日语语法的正确使用入手,逐渐把写作重点转移到行文的流畅和文章的内涵上来。
6、日语语法
学分:4 学时:70
本课程主要讲授日语语法的基本知识,把已经学过的语言知识系统化,并且能够正确地运用日语语法的基本规律去分析各种语法现象,指导语言实践,提高运用日语的交际能力。本课程除了介绍语法的基本规律外,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配合足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培养学生分析语法问题和准确运用日语进行笔译的能力。
7、日本概况
学分:4 学时:70
本课程主要讲授日本的地理、历史、政治、外交、经济、社会、民俗等方面知识,丰富学生阅历,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笔译时能够做到语言与文化相结合,进而确保译文的信、达、雅。
8、高级日语
学分:12 学时:210
本课程在低年级阶段教学的基础上继续传授日语语言知识并进行严格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对日本文化的理解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走上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9、日本文学选读
学分:4 学时:70
本课程通过选读近现代各个主要流派以及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使学生了解其创作手法、创作技巧、语言特点、思想内容和其产生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主要通过日、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加强对翻译的认识。